4008云顶网站登录|NO.1

当前位置:新闻内容阅读

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

来源: 时间:2023-02-17 08:56:50 [ 打印 ] [ 关闭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予以突出强调。为此,我们要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及其重要意义,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实施与落实推进,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作为当前以至今后的工作重点,切实抓紧抓牢、抓出成效来。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在已有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要求,继续深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务必要在广泛践行上下功夫,而首先要做好的一项工作,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广泛践行的第一步,是为取得践行实效打牢根基、先行做足的基础性工作。

  抓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资源宣传教育。我们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仅创造了伟大的社会发展成就,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我们党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支撑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资源,凝结着我们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结着我们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我们必须把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宣传教育的最好教材,大力弘扬,常抓不懈。

  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化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进行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主义为信念的宣传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全社会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思想基础。我们要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已经广泛普及并深入人心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深化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新要求,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补充完善新的时代内容,让深化宣传教育不断出新出彩。

  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持续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教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及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建党一百周年前夕,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全党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四史”宣传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仍需接续抓好。要以党的历史为主线和重点,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贯通起来学习把握。要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化教育,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来之不易。在抓好“四史”持续宣传教育过程中,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力量之源。“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们需要首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抓好抓实,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在融入国民教育中促进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在全社会打牢“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理念共识。要在抓好抓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在常态化上下功夫,在制度化上做文章。要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充分运用各种典型事例,使理想信念教育不虚、不假、不空泛,使理想信念教育实在、可信、有力量。要注重解决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方法,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手段与机制,坚持多措并举,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使常态化制度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发挥凝心聚力的强大功能。

  二、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我们除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外,尤为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辩证统一的。宣传教育是前提条件,铸魂育人是目标追求,由宣传教育到铸魂育人是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由表层到深层的递进过程。宣传教育的创设条件是铸魂育人的思想支撑,铸魂育人的实际成效是宣传教育的目标追求。我们要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铸魂育人、培养新人。

      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既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又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南。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培养新人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为此,我们要科学设计课程,推进教材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堂教学水平;要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科人才,推出理论研究精品力作,厚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学科基础,让“三进”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并构建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方法的前提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突出各育人系统之间的共同作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次立体、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要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打造一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有力队伍,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要从大学、中学、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特点、需求出发,让“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实践育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灵活采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形成一体化的育人格局。

       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个过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党全社会都要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使命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切实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与日常生活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要求我们既要在“践行”上用力,也要在“广泛”上使劲。“践行”是实质、核心,“广泛”也要兼顾到。践行需要宽度、广度与深度,践行成效需要在多领域、多层面呈现。广泛性是实效性的基础保障,实效性是广泛性的衡量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针对全社会、全体民众的,是全社会、全体民众以至每一个人都应当倡导、树立并遵循的准则与规范。把“广泛”与“践行”结合起来,把广泛性与实效性融为一体,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刚性的法律约束,既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也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也必须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只有通过严格执法去倡导核心价值观,通过公正司法彰显核心价值观,通过全民守法去践行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才能够真正同向发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大力推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各行各业虽然功能属性不同、工作任务不同,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都应当通过自身努力在思想建设、道德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各行各业都要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行风评议,规范行业行为,彰显正确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行业本领域深深扎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过程,就是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实践养成过程,要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等方式,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提出来的,与国人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寄托着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需要我们用日常生活语言展示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人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正确思维、规范行为和良好习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与我们常相伴随且不可或缺,成为大家日用而不觉的基本遵循。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我们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社会氛围和社会风气,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取向。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务必能够落细、落小,化成家风、民风、乡风,真正成为弘扬正气、引人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新闻中心

服务热线:0351-7671931

Baidu
sogou